麻豆传媒映画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麻豆传媒映画 News

麻豆传媒映画 News

对于祭祀的矛盾观点:《圣经》中的仪式与伦理

 

对于祭祀的矛盾观点:《圣经》中的仪式与伦理
 

作者:孔慕仁 教授
译者:田沁琰

宗教仪式本身能使人变得更有道德吗?这是《希伯来圣经》中一个具有强大张力的核心问题。一方面,《圣经》中的《妥拉》(罢辞谤补丑,即《圣经》的前五卷)将献祭作为信仰的核心,从诺亚在洪水后出于感恩的献祭,到所罗门所修建的宏伟圣殿,这些祭献都象征着以色列与上帝之间的盟约。但另一方面,以赛亚、阿摩司和弥迦等先知(根据《圣经》后几卷的记载)对这些缺乏正义感和怜悯的献祭仪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本文探讨了古代以色列献祭观念的演变,追溯了献祭从自发的虔诚信仰行为起源,如何逐渐转变为高度规范化的圣殿仪式。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先知们的呼吁——即应该更加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而非空洞的仪式。在第二圣殿被毁后,献祭仪式逐渐淡出了犹太人的生活,而先知们的教诲却存续至今,要求我们在宗教仪式与现实的道德准则间寻求平衡。

 

《希伯来圣经》与献祭传统

《希伯来圣经》在犹太传统中被称为《塔纳赫》(罢补苍补办丑),是犹太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基石。在众多仪式中,献祭被视为宗教的核心。祭品包括动物、谷物和其他物品,由信众或宗教领袖献给上帝,以表达虔诚、感恩和赎罪之意。献祭是古代以色列人与上帝保持联系的核心方式,《圣经》的第一部分——《妥拉》中确立了其大致的框架。《妥拉》既记述了以色列的早期历史,也记载了一系列律法,包括对献祭的详细规定。而《希伯来圣经》的另一个部分——“先知书”(狈别惫颈’颈尘),则更多地聚焦于那些被上帝选中的先知们对于正义、道德和正确的信仰方式的教导。(在《圣经》中,“先知”指的是传达上帝旨意的人,通常带有道德上的警告,而不仅仅是预言未来。)

然而,后期的《圣经》文本,尤其是先知们的教导,对那些缺乏正义和怜悯的献祭提出了批评。这种批评反映了古代以色列宗教思想的重大发展,即从仪式的精确性转向对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妥拉》中对献祭积极的描绘,以及先知书中(尤其是以赛亚书)对献祭的尖锐批评,和两者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

 

1. 《妥拉》中的献祭

《希伯来圣经》在犹太传统中被称为《塔纳赫》《妥拉》将献祭描绘为人类与上帝关系的核心。尽管对于献祭的正式法律于公元前13世纪摩西时代的《利未记》中才得以记载,但献祭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圣经》时代。

在《妥拉》的早期叙述中,人们通常是在遇见上帝的时候自发地进行祭献。最早的例子之一便是《创世记》中诺亚的故事。故事记述,上帝决定降下洪水,清除地球上猖獗的腐败和暴力。正义的诺亚被选中建造一艘方舟,以拯救他自己、他的家人以及每种动物各一对。而其余人类则皆在洪水中被毁灭。洪水退去后,诺亚向上帝献上了祭品:
“诺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创世记》 8:20-22)


犹太传说认为这场洪水发生在大约4000年前。有趣的是,类似的洪水传说也存在于其他的古代文明中,例如中国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描述了一场滔天的洪水以及大禹治水的努力。与诺亚类似,大禹也被视为一个拯救了人类的义士。不同文明中并行的传说指向了人类早期文明中共同的主题——洪水往往象征着神圣的审判与文明的革新。

 

亚伯拉罕的献祭:信仰与怜悯的交汇

《创世纪》中另一个重要的献祭例子来自亚伯拉罕,以色列民族的先祖。在巡游自己的领地时,他经常筑坛并向上帝献上动物作为祭品。但最令人惊讶的是,他差点献上自己的儿子以撒 (17 世纪著名画家伦勃朗在上面的画作中描绘了这一场景):

“上帝说:‘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他们到了上帝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使者说:‘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的独生子,留下不给我。’ 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创世记22章)

这段激动人心的描写强调了亚伯拉罕对上帝的无条件信任。最终用一只公羊代替以撒进行献祭,也彰显了上帝的怜悯。这一事件在《圣经》传统中具有深远的神学意义,既强调了对神的命令的服从,又确立了以色列宗教中拒绝人祭的立场。

 

2.圣殿中的献祭

几个世纪之后,动物献祭被集中在耶路撒冷——大卫王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所建立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他的儿子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第一座圣殿,是献祭的唯一场所。这坐宏伟的宫殿成为了以色列的信仰中心。根据《列王记》的记载,它的落成典礼仪式繁琐,献祭了无数的祭品:

“所罗门王将以色列的长老、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召集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华的约柜从大卫城锡安抬上来。……所罗门王和聚集到他那里的以色列全会众都在约柜前献牛羊为祭,多得不可胜数。” (《列王记上》 8:1-5)

宏伟的所罗门圣殿及其奠基仪式象征了以色列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关系。然而,在所罗门死后,大卫王所建立的统一王国分裂成了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的犹大王国。犹大王国占有了耶路撒冷,并保留了其圣殿;而以色列王国则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中心,包括在伯特利和但修建了圣殿。这些圣殿是在耶罗波安王统治期间修建的,目的是防止他的人民为了献祭而前往耶路撒冷。

 

3. 以赛亚的批评:正义胜于献祭

到公元前 8 世纪,献祭制度已深深植根于犹大和以色列的宗教实践中。在这一时期,一群博闻强识且才华横溢的人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被称为“先知”,以神之名发言。其中一位重要的先知名叫以赛亚,他大胆地向犹大的领袖和精英阶层发出了批评。他注意到,当时的社会中正义缺席,因此向那种只要在圣殿进行献祭就能保证得到神的恩宠,而无须关注自身行为是否道德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

《以赛亚书》第一章开篇即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训斥:

“你们这所多玛的官长啊,要听耶和华的话!你们这蛾摩拉的百姓啊,要侧耳听我们神的训诲!耶和华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你们来朝见我,谁向你们讨这些,使你们践踏我的院宇呢?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恶的,月朔和安息日并宣召的大会也是我所憎恶的,做罪孽又守严肃会我也不能容忍。”(《以赛亚书》1:10-13)。

(这里提到的所多玛和蛾摩拉,是《创世记》中以极度邪恶着称的城市。神以戏剧性的方式审判并摧毁了它们,使其成为道德败坏的象征。)

以赛亚批评了精英阶层浮于表面的仪式,指出当社会公义被忽视时,他们的祭祀和节庆典礼毫无意义。他特别提到安息日和新月,这些都是重要的公共敬拜和献祭的时刻。安息日每七日一次,象征着安息和对神的奉献;新月则标志着阴历一个月的开始。这两个场合都需要以国家的名义向神献上动物祭品,具体规定见于《利未记》。以赛亚明确地斥责道,这些神圣的节日已经被那些腐败的领导者用来剥削穷人、迎合富人。他们并没有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反而使不公得以延续,并通过宗教仪式加以掩盖。

因此,以赛亚劝告当时的人们,将精力放在喂养饥饿者、收留无家可归者,以及为赤身者穿上衣服:

“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漂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这样,你的光就必发现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医治要速速发明,你的公义必在你前面行,耶和华的荣光必做你的后盾。”(《以赛亚书》58:7-8)。

当时的人们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圣殿的仪式和动物献祭与神连接,并以此提升自己人之为人的品格。但以赛亚指出了这种处世哲学中的错误。他认为,“正义”的关键在于对那些不幸者真切的关爱。

 

4. 先知们的更广泛宗教观

先知们的更广泛宗教观以赛亚的批评与其他公元前8 世纪的先知们(如阿摩司和弥迦)传达出一致的观点,强调了仪式和道德的不可分割性。这些先知深深植根于《妥拉》的伦理教导,但重新进行了定义,以应对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

阿摩司向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呼吁:

“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阿摩司书》5:21-24)

阿摩司谴责了精英阶层的富人们表里不一。他们在伯特利和但的圣殿以动物祭品和仪式音乐敬拜,同时却欺压穷苦百姓。他那充满诗意的宣言“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强调了真正的信仰与正义不可分割。

弥迦在犹大王国的宣言也与之遥相呼应:

“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6-8)。

弥迦批评了犹大王国精英中盛行的观念,即认为奢侈的祭品可以弥补道德的缺失。他提醒信众,公义、怜悯和谦卑才是信仰真正的核心。

 

5. 总结:《妥拉》与先知们永恒的教导

所罗门在耶路撒冷所建的圣殿,是以色列敬拜的中心。于公元前 586 年在犹大王国灭亡时,圣殿被古巴比伦人所摧毁。犹太人被流放至巴比伦,是其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五十年后,随着巴比伦帝国被波斯帝国征服,犹太人得以重返家园。他们重建了圣殿,这里再次成为了敬拜和献祭的中心。

直到公元 70 年,第二圣殿在罗马人镇压一场犹太起义时被毁。这一次毁灭终结了犹太教的献祭制度。从那时起,曾经的献祭成为了犹太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尽管古代的献祭仪式已不复存在,但先知们的话语仍具有深远意义。他们教导我们在宗教仪式与对社会的道德责任间找到平衡。例如遵守安息日的规定,每周休息一天来表达对神的尊崇;遵守洁食法(对于可以食用哪些食物以及如何进行烹饪的律法)。先知们提醒我们,对神真正的奉献不仅体现在仪式中,更体现在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尤其是那些不幸者。他们对公义、怜悯和谦卑的呼唤,激励我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对信仰与道德之间的永恒关系进行反思。

Share

FacebookTwitterLinkedInWhat's AppEmailPrint

Follow Us